涉及房屋翻建對繼承遺產如何分配?宅基地翻建房屋析產分四種情況:...

繼承人翻建宅基地房屋而產生的相關繼承糾紛包含多種情形。如下述案例中,因一方繼承人擅自翻建后原繼承房屋已“滅失”,其他繼承人可繼承范圍為原房屋面積還是翻建后的房屋面積存在不同理解。
案例:涉及房屋翻建對繼承遺產的分配
黃甲與杭某育有黃乙、黃丙。涉案宅基地房屋原面積49.5平方米,系黃甲、杭某所有。1991年房屋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在黃甲與黃乙名下,1999年黃甲、杭某相繼去世,黃乙、黃丙均已不在該房屋居住。2007年,黃乙在未征得黃丙同意的情況下翻建該宅基地房屋并辦理了翻建手續(xù),翻建后房屋面積變?yōu)?09平方米。2015年該房屋拆遷,拆遷單位認定房屋歸黃甲、黃乙所有,并按照建筑面積109平方米安置拆遷利益。黃丙知曉后起訴要求分割父母遺產,雙方對房屋翻建后多出的面積是否屬于遺產范圍產生分歧。
繼承人翻建宅基地房屋而產生的相關繼承糾紛包含多種情形。如上述案例中,因一方繼承人擅自翻建后原繼承房屋已“滅失”,其他繼承人可繼承范圍為原房屋面積還是翻建后的房屋面積存在不同理解。
繼承糾紛中涉宅基地房屋拆遷案件的審理重點和難點在于析產部分,首先需確定被拆遷房屋的拆遷人口;其次確定被繼承人在宅基地上的房屋產權與份額,由拆遷人口享有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房屋產權人享有地上建筑物補償;最后根據具體拆遷政策分配其他拆遷利益,確定被繼承人的遺產范圍。
翻建房屋是指經審批后,在宅基地上拆除原有房屋重新建造新的房屋。在審理涉房屋翻建的繼承案件中,需重點審查三個要素:
一是房屋翻建前的居住情況,如果各方當事人意見不一,可向當地村委會查證相關居住情況;二是房屋翻建的出資情況,需由翻建人提供相關翻建費用憑據;三是翻建是否征得其他繼承人同意,個別繼承人翻建房屋的需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已征得其他繼承人同意。
關于個別繼承人翻建房屋產生的繼承糾紛主要有以下四種情形:
一是被繼承人生前居住房屋內無同住繼承人,去世后一方繼承人翻建房屋。新翻建房屋的產權應延續(xù)之前的狀態(tài)歸所有繼承人按份共有,但其他繼承人應對翻建人的出資予以補償。即使其他繼承人知情且未反對翻建,也不能認定其放棄繼承房屋產權。
二是被繼承人生前居住房屋內有同住繼承人,去世后同住繼承人翻建房屋。該種情形屬于同住繼承人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合理改善自身居住條件,其他繼承人不享有新翻建房屋的份額,但翻建人應當補償其他繼承人在原房屋中的份額。如案例三中,黃乙翻建房屋后多出的面積不屬于遺產范圍,黃丙不享有新翻建房屋的份額。
三是被繼承人去世前,一方繼承人出資翻建房屋但無房屋轉讓書面協議。新翻建房屋應當作為被繼承人的遺產處理,由各繼承人按份共有。對于出資翻建房屋的繼承人在分配房屋產權份額時,可以適當多分或者要求其他繼承人給予適當補償。
四是被繼承人去世前,一方繼承人出資翻建房屋且有房屋轉讓書面協議。若轉讓協議有效,則翻建人對新翻建房屋享有全部產權;若翻建人與被繼承人非同一經濟組織成員或已另獲批宅基地,則該轉讓協議無效,新翻建房屋的處理方式與無書面轉讓協議的情況相同。
其他拆遷補償利益的分配
除上述拆遷利益外,被拆遷農戶還會得到諸如搬家補助費、臨時過渡費、速簽速搬費、特殊對象補貼、自留地補償費用等其他拆遷補償利益。拆遷政策和拆遷協議中一般均會根據費用性質明確分配方案:如搬家補助費、臨時過渡費、速簽速搬費等是為了鼓勵實際居住人盡早搬遷,為其搬家和過渡期內的居住提供相應費用,故應歸屬于房屋實際居住人;特殊對象補貼則屬于對生活困難人員的特殊補貼,應歸其個人所有;農村集體經濟成員對歸集體所有的自留地和耕地享有生產使用的權利,因此自留地補償費用應歸屬于農戶內農業(yè)戶籍人員。
關于繼承的相關說明
析出被繼承人的拆遷利益后,即可按照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的方式分割被繼承人財產。在遺囑繼承中應按照有效的遺囑內容分配被繼承人的財產。在法定繼承中如果被繼承人存在多名子女,還需審查對被繼承人的贍養(yǎng)事實,承擔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子女應適當多分。
注:本文節(jié)選自《 庭前獨角獸》公眾號
作者 侯衛(wèi)清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作者 張家偉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